地幔对流模式是混合式的

作者:奇闻007 目录:科学探索  时间:2021-04-25 

来历: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合肥2月24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我国科大得悉,该校和中科院测地所的科研人员与世界同行展开协作,初次发现了非对称途径660千米连续面散射波震相,提醒了地幔410及660千米连续面的小标准崎岖特征,为地幔对流形式研讨供给要害依据,研讨成果日前在世界威望期刊《科学》上宣布。

板块构造学说是固体地球科学的柱石,刻画了岩石圈的根本运动学特征,而地幔对流理论则为了解板块运动供给了动力学根底。但是长期以来,地幔对流形式的研讨一向存在巨大的争议,不合首要集中于全地幔对流和上下地幔分层对流两个形式。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地幔混合对流形式猜测,即一些区域地幔分层对流、其他区域上下地幔全体对流。

科研人员数年间搜集了全球密布台阵记录到的深震波形,展开了慢度、偏振、届时、包络形状等多震相特征剖析,计算了一系列理论散射地震图、并与实测地震波形比照,发现了660千米界面小标准崎岖导致的前驱散射波,并且该信号强度存在区域差异。对应于410千米界面的前驱散射波没有被观测到,标明该界面比较滑润。该研讨以PKiKP、PKKKP等体波作为参阅震相,估量了660千米连续面小标准崎岖的崎岖,估量其功率谱系数C2D量级为10—1000米,远大于地表的小标准崎岖(C2D为米级),标明660千米连续面小标准崎岖远比地表的更剧烈。

根据地震学的观测与剖析,科研人员提出410千米界面首要成由于相变,660千米界面则不完全为相变面,在一些区域还应该是化学分界面,在其他区域化学分层不明显。这项研讨成果支撑了地幔混合对流形式,进一步深化了对地球动力学的了解。

本文地址:https://www.qiwen007.net/html/95155.html
本文标题:地幔对流模式是混合式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奇闻007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