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受访者

作者:奇闻007 目录:科学探索  时间:2021-04-25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科学技能大学潘建伟教授受访者供图

来历:科技日报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结既定科学试验使命,引发世人的极大重视和赞誉。回想起长达20余年来走过的科研之路,潘建伟委员慨叹良多。

“1997年,我刚开端在国内呼吁打开量子信息时,受到过许多质疑。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咱们一步步挨近愿望——让我国的量子科学走在世界前沿。固然有许多弯曲,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结壮。”回忆20年走过的路,潘建伟说,他形象最深的是,国家敏捷决议方案并凝集相关的部队和资源,让“墨子号”能在短短几年内得以上天。“这种协同立异的巨大力气, 将会是未来支撑我国走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壮动力。”

“2004年,咱们的一项重要效果宣布在了《天然》杂志上,这也是国内量子信息范畴在《天然》杂志宣布的第一篇论文,并一同被美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列入了世界物理学年度严重进展。”潘建伟说,有了必定的堆集后,他们有了愈加雄心壮志的方案。早在2003年,潘建伟就萌生了把卫星送上天,使用六合之间的链路做量子科学试验的主意。这在其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并且欧洲、美国其时还没有相似的项目。

“2004年,中科院支撑了我这个近乎张狂的主意。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说:‘咱们要信任潘建伟的学术判别,就让他试一下吧!’在中科院的支撑下,咱们打开了一系列的地上验证试验,充沛证明了完结星地量子通讯的可行性,使我国从一开端就站在了欧洲和美国的前面。”潘建伟说,立异就不能总跟在他人后边,就要敢做没人做过的工作。

“假如说,做前沿研讨还能靠一个团队单打独斗,但关于卫星这样的大工程,就必定得靠团体的力气。”2008年,“墨子号”还在做地上验证的时分,中科院就“钦点”了中科院上海技能物理研讨所的王建宇团队来做航天载荷、中科院细小卫星中心来做卫星平台,还有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院等单位一同参加。

“这个联合团队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遇事绝不互相推诿,而是一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潘建伟说。

“本来定好2016年7月就要发射的,可没想到6月底卫星出场前却俄然发现一个信标光激光器能量下降。科大、技物所的科研人员们一同谈论,终究联合把问题解决了。‘墨子号’进入轨迹后,又发现外太空的环境比咱们估计的要恶劣,对卫星的光学系统很快就产生了影响,眼看试验就做不成了。整个团队又在一同调整卫星参数,把卫星‘抢救’了回来——最终,卫星数据的各项参数比本来好了10倍,所以本来预备2年完结的试验,2个月就完结了。”潘建伟说,他们的效果投到《科学》杂志,很快以封面文章宣布。

“咱们的效果宣布后,不少外媒谈论,这次,我国真实引领了一个年代的到来。” 潘建伟说,我国在量子信息范畴全体上现已具有了和发达国家打开竞赛的才能,在多个研讨方向上处于世界抢先的位置。

“现在,量子科技碰到与当年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相似的状况。一开端,做前沿研讨,只需一二百人就能做起来;做卫星可能要上千人,但往后再打开,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才汇入。”潘建伟打比方说,假如说量子信息是一棵竹子,曩昔一直在泥土中酝酿破土,现在则到了破土而出的时分,将很快进入拔节猛长的阶段。“假如它被栽在花盆里,最多就长成一个盆景,假如能够长在山林中,就可能打开成一片竹林。”

“现在国家预备施行量子信息范畴严重科技项目,还在筹建国家试验室。我期望能够探究一种更好的机制,使用举国之力,更有效地协同立异——咱们要力求在量子信息范畴坚持和扩展抢先优势,牢牢掌握未来打开的主动权,让我国真实成为未来信息技能和工业的引领者!”潘建伟对未来充满了决心。

本文地址:https://www.qiwen007.net/html/95122.html
本文标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受访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奇闻007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